Rose-CroiX | 異色實驗
find me on
  • 小說販售
  • 關於作者
  • 詳細
    • 繩奴【慾】
    • 繩奴【鬱】
    • Phersu
    • 花穴
    • 聖性的綑縛 Losing My Religion
    • 肖像之軀與死之輪舞
    • 天堂地獄 Memento mori
    • Life's A Bitch 人間婊子
    • ShonenKan 4
    • ShonenKan 3
    • 薔薇少年
    • 少年鑑 1~2
  • 試閱
  • BL資料庫

Boy's Love--少年愛的倒錯之美

12/4/2013

0 Comments

 
Picture
トーマの心臓.湖畔にて - エーリク 十四と半分の年の夏
「我花了將近半年的時間不斷思考……
有關我的生與死……以及一名友人的事,
我十分清楚自己只不過是個早熟的孩子,
因此這段少年時期的愛,
是中性神祕而透明的……」
這段少年的獨白摘自日本女性漫畫家萩尾望都筆下《トーマの心臓》(多馬的心臟)*之開首,內容描繪少年們纖細隱晦的愛慾情愫,當時出版社並不認同萩尾望都甚具先鋒意識的主意,然而此作卻為日後Boy's Love漫畫奠定雛形,亦成為同類型漫畫的名作。《多馬的心臟》於1974年開始在少女漫畫雜誌上連載,其創作動機源自1964年法國導演Jean Delannoy的電影「Les amities particulieres」(特殊的友情)*,1988年由日本導演金子修介將漫畫原作改編為電影「1999年の夏休み」(1999世紀末暑假)*。

Boy's Love(BL)原意為「少年愛」,最初這類作品又稱為「耽美」--唯美主義(Aestheticism)的日語,儘管受到耽美派文藝的強烈影響,但是BL意味上的耽美與文學意味上的耽美有本質上的區別,它是從少女漫的土壤中醞釀而成,及後獨立出來的女性向文化。耽美以24年組*的女性漫畫家萩尾望都等人為旗手,作品的特徵是以女性筆觸描繪少年同性之間的愛慾關係,藉此表現女性的審美及創作訴求,早期的BL作品帶有濃厚的唯美主義氛圍。

Read More
0 Comments

萩尾望都訪談 2001.5

10/1/2013

0 Comments

 
來源 &翻譯:yamamaya
"這次也是小學館在十年前左右對旗下少女漫畫大師的訪談之一,萩尾望都大師談論了自己創作殘酷之神的一些體會,喜歡這部巨作的朋友不容錯過"
原文:http://flowers.shogakukan.co.jp/interviwe/interviwe_04.html
Picture
殘酷之神的支配
Picture
Picture
向憧憬的漫畫家提問連連,集中火力挖掘喜歡的作品,還會刊登老師的本色照片哦!就是這樣的企劃。 

此次的客人是~~~~~~~萩尾望都老師!!
Q1 首先辛苦您了。從1992年開始跨世紀描繪的作品(殘酷之神的支配)終結,感想如何?
A 你們也辛苦了。多年往來非常感謝。因為連載最初預想四年以內完結,居然花了9年連自己也感到驚訝。總之完結還是松了口氣。

Q2.您在前一期的PF預告中說要連載《最終回》,但因之前完全沒有告知,似乎也在讀者中留下了突如其來的印象。此次結束是什么時候決定的事?
A 果斷決定的話是2000年9月左右吧。雖然和編輯商討過,在前年以16卷完結,但實際是16卷加100頁左右的樣子……不、果然還是要做17卷的樣子……就這樣一點一點變化了。
                
Q3. 在1997年該做榮獲手冢治蟲文化賞漫畫優秀賞的時候,老師說過“結局是happy ending”,從那個時候開始就已經決定好結局了嗎?
A 是的,已經決定了最后去墓地、闖過一關的最終畫面。雖然想在里面附上兩頁左右的數年后生活的章節,但結尾就得長上15頁了。

Read More
0 Comments

荒原中徘徊的女巫

9/30/2013

0 Comments

 
來源:Insane
注:本文所涉及人物皆省略敬稱。
維吉尼亞·伍爾芙([英]Virginia Wolfe(1882-1941),意識流小說的代表人物之一)曾對中世紀的女子做過一番假設。蒼白的一生,是那個時代女性的寫照。然而循規蹈矩中也總會有幾個特例,在維吉尼亞的筆下,那些生著反骨的女性,被假想為神秘色彩與悲劇感濃重的女巫。她們因自己的智慧和敏感而受苦,肉體遭異端裁判者摧殘、精神又找不到出口而趨于崩潰。她們狂亂時在荒野中大喊大叫、在郊外小路旁磕破自己的額頭,沉靜時在森林深處的小屋中鉆研厚重的草藥圖鑒。她們注視著世界,世界卻不肯正視她們。她們想尋求出口,世界卻不肯慈悲地打開一扇門。她們哭著喊著,卻無人理會--除了熱衷將她們綁上火堆的宗教裁判所。她們比同時代的女性望得遠、看得深,所以無法解脫的痛苦始終糾纏著她們。那么,既然做不到象其它人一般麻木……除了瘋狂,還有什么方法解決她們的痛苦?

維吉尼亞本人的結局和這些女巫也幾乎同出一轍,她似乎將心力全部耗在和外部不公平的世界以及內部不平靜的靈魂作戰上了,以至發狂而死。雖然她所在的時代,暴力迫害早已不是女性最大的苦難,但對于學會獨立思考的女性而言,艱難的旅途才剛開始。女性特有的敏感和纖細,使其在與時代碰撞的過程中,引發出復雜的情感與思考。她們以自身性別為出發點,抒發和傾訴著對世界的愛恨。

而首先質疑的,就是那個古往今來既簡單又復雜的問題--“我是誰?”

是雙親的女兒?
是男人的妻子?
是孩子的母親?
可是我自己的位置在哪里?我做為人的獨立地位在哪里?
……哪里也沒有。

回憶中古老而漫長的文藝世界,是由男性一手包攬的,他們筆下的女子有黑有白,卻罕有灰色。或是少女善良美麗如天使、或是怨婦咒天恨地如魔鬼,卻少有鮮活的女“人”。

沒有用雙腳立于大地、用雙手伸向天空的女人。只有浮萍般被狂風一吹就飛得不知所蹤的紙人。

刻板而無趣。單薄而虛幻。

女性們終于不滿了,決定搶過一支筆來自己記錄人生。甚至,逐漸涉足男性的領域。

于是女性文化產生了。

Read More
0 Comments

萩尾望都紫綬褒章獲獎采訪翻譯 

9/27/2013

0 Comments

 
來源 &翻譯:椛@豆瓣
"萩尾2012年獲得紫綬褒章之后的采訪全文,在FB上的萩尾望都作品目錄頁找到的。 
感謝NHK~對老師的理解和了解又多了一些。 "
原文:http://www9.nhk.or.jp/kabun-blog/800/119069.html
紫綬褒章:以天皇名義,授予在學術·藝術領域有突出的發明創造的人。 

Q:首先請您說一下獲獎的感想。 
A:感覺是“怎么會呢,獎給我可以嗎”,現在還沒從那驚訝中回過神來。真的很吃驚。 
第一次接到通知是3月,當時我正在準備前往巴黎參加書展(Salon du livre)。接到電話之后真的是大吃一驚,現在完全不記得自己當時回答了些什么。對方告訴我“這還不是正式發表,在正式發表之前請暫時不要告訴身邊的人”。我還是說了,不過只告訴了工作關系的人。 
當時我的父親在九州住院,我本來很想讓他知道這個消息,但想想覺得還不合適,就那樣去了巴黎。結果父親在那段時間去世了。回來之后我參加了葬禮(但還是沒說),直到最近頭七的法事舉辦的時候才在靈前報告“我得獎了”,也告訴了母親。 
母親聽到這個消息也很驚訝,說“那真是要恭喜你了”。母親是NHK的電視劇《怪怪怪的妻子》的粉絲,電視劇對漫畫家的生活做了特別詳細的描寫,她好像看完之后才終于明白原來漫畫家也是在過著正經日子的(笑),嚇了一跳的樣子。那之后母親打電話來說:“我呀,最近看了《怪怪怪的妻子》。之前媽媽什么都不知道,真是對不起。”可真是了不起(笑)。 

Q:您的漫畫常被評為具有文學性,您對此怎么看? 
A:其實我自己也不太清楚。我的性格比較陰郁,總會不由自主地想很多,又容易說這說那地鉆牛角尖。雖然我是志愿成為少女漫畫家,也認為自己的作品是少女漫畫,但也受到了讀過的SF,還有黑塞、羅曼羅蘭這些人的影響。 
小時候我不論少年漫畫還是少女漫畫都一樣地讀了過來,雖然沒有深入思考,但再也沒碰到像漫畫一樣能解放自己心靈的表現形式,就這么沉迷進去了。 
沉迷黑塞則是因為,我當時正處在整天煩惱的階段,卻沒有人可以傾訴,也幾乎沒有地方讓我尋找共鳴;讀了黑塞,發現原來有人跟我一樣煩惱著,感覺好像得救了一樣。 

Read More
0 Comments

《手塚治蟲所讓我相信的世界》 萩尾望都 

9/12/2013

0 Comments

 
來源:網絡(上載者及譯者不可考,歡迎補完)
原文:角川書店《野性時代》一九八九年四月號
一九八八年七月,當我見到老師時,他那圓圓的臉已經消瘦不少。我知道他在住院的同時還動了手術,不過它仍然以輕巧的動作和充滿活力的聲音告訴我說“只是體重減輕而已,身體已經恢復健康了。” 之後他又重新回到漫畫連載的工作,我也多少放下心來,但是在秋末之際朝日文摘所連載的《新浮士德》又再度休載。 

朋友們一直在討論著,決定休載時的最後一篇原稿,背景畫得沒有以往精緻,而且主線也不穩,很有可能是生病了。當時還打出預告說“連載將在新年號重開!”但是到了九八年初,連載不但沒有重開,二月九日居然還刊出了訃聞。 

我去年就知道手塚老師再度住院的消息,心理上也已經準備好接受萬一的情況,但事到臨頭我還是做不到“怎麼會!不可能!我不信!如果真是這樣,那我也不畫漫畫了!”當時的心情實在是一片混亂。 

Read More
0 Comments

    with love,

    收錄關於耽美/BL的文章
    僅供同好文化交流使用

    格物致知,兼聽則明。

    Archives

    December 2015
    April 2014
    December 2013
    October 2013
    September 2013

    分類

    All
    作者訪問 / 譯文
    廿四年組
    自筆撰文
    自筆撰文
    萩尾望都

    RSS Feed

Powered by Create your own unique website with customizable templates.